护师重点外科护理学之心脏疾病病人的护


10月10日

第三篇外科护理学

第二十二章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1.心脏: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起搏点)、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和普肯耶纤维。传导途径为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心室肌。

2.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心脏疾病的特殊检查方法

(1)心导管检查术。

(2)心血管造影术:检查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及其缺损。

(3)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造影检查前,做好造影剂过敏试验。术后卧床时间:右心检查后6~12小时;左心检查后12~24小时。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治疗要点: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3.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术前3~5日停服抗凝剂、利尿药、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以防止术中出血不止、洋地黄毒性反应等。

2)合理搭配饮食,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心功能欠佳者限制食盐摄入。

3)稳定病人情绪,减轻恐惧心理,增强自信。

(3)术后护理

1)术后取大隐静脉处用弹力绷带包扎,次日即开始活动肢体。

2)监测病情,避免血压波动。

第三节体外循环

1.概述:体外循环指将回心的上、下腔静脉血和右心房静脉血引出体外,经人工心肺机进行氧合并排出C02,经过调节温度和过滤后,再由人工心泵输回体内动脉继续血液循环的生命支持技术。

2.护理措施

(1)加强呼吸系统管理,维持有效通气:观察病人呼吸状况;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气管导管气囊每4~6小时放气1次,防止呼吸道黏膜因长时间压迫、缺血而糜烂、出血。

(2)监测心功能,维持有效循环:术后48小时内连续监测记录生命体征,每15分钟1次,平稳后改为每30分钟1次。

(3)麻醉未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者可采用半坐卧位。

(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急性心脏压塞:表现为静脉压升高,心音遥远、心搏微弱,脉压小、动脉压降低的Beck三联症。主要护理措施:①保持引流管通畅;②监测中心静脉压,使其维持在5?12cmH20。

2)肾功能不全:术后留置无菌导尿管,每小时测尿量1次,每4小时测尿pH和比重。保持尿量在lml/(kg?h)。

3)感染: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脑功能障碍:常见有清醒延迟、昏迷、躁动、癫痫发作、偏瘫、失语等症状。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阿虎医学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hlff/101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