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是感染、烧/创伤、休克等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随着危重病监护救治技术的进步,脓毒症患者病死率虽然已显著下降,但仍高达20%。及早识别诊断脓毒症并予以有效防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年2月,在第45届危重病医学年会上,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3.0定义及诊断标准,相关内容同期发表于JAMA杂志。本文将回顾脓毒症定义的历史沿革,解读脓毒症最新定义及诊断标准,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及时更新知识,提高对脓毒症的识别与诊断。
脓毒症定义的沿革
自年脓毒症1.0定义提出以来,脓毒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蓬勃发展;年美国华盛顿联席会议又对其进行修订,提出了脓毒症2.0定义与诊断标准。随着学界对脓毒症的认识加深,临床实践也出现许多新问题。
脓毒症1.0定义为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诊断需满足至少两条SIRS诊断标准。该定义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SIRS的概念。随后,脓毒症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机体促炎/抑炎反应,机体炎症情况被绘制出多种炎症模式图。脓毒症1.0诊断标准的缺陷是敏感度高,特异度低。这既可能造成脓毒症的过度诊断,也将漏诊部分免疫抑制患者。年12月,SCCM、ESICM等5个学术组织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联席会议,对脓毒症及相关术语和诊断标准达成了新的共识文件。其中,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概念与年相同。鉴于SIRS过于敏感并缺乏特异性,从而提出更为严格的诊断标准,包括感染、炎症反应、器官障碍、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等21个指标及参数,以帮助医师临床诊断。遗憾的是,该诊断标准过于复杂,阻碍了其临床应用。Kaukonen等根据是否满足≥2条SIRS诊断标准,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个ICU共例感染伴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分为SIRS阳性组和SIRS阴性组。年,《NEnglJMed》发表的该研究结果,是对SIRS诊断标准的直接挑战。结果显示,若采用SIRS诊断标准,将遗漏12.5%的严重脓毒症患者。换言之,部分严重脓毒症患者并不符合SIRS标准。正是这一重磅研究,使SIRS在脓毒症的最新临床诊断标准中成为明日黄花。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最新定义
年1月,来自SCCM与ESICM的19位专家在美国旧金山组建脓毒症3.0定义工作小组。随后,小组成员通过四次面对面会议以及邮件、投票等进行讨论。该定义的制订过程基于专家共识模式,对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诊疗进展等进行了充分的文献检索和复习。脓毒症3.0定义也得到了全球31家相关学术组织的认可。
脓毒症3.0的定义为,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1.0和2.0的定义为,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旧版本的脓毒症定义过于强调感染,而脓毒症3.0则以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和器官功能障碍为核心。换言之,机体反应失调本身就能引起器官功能障碍,体现为细胞层面的生理及生化异常。该定义超越了感染本身的潜在危险性,更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yfzs/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