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7日晚上,医院急诊科来了一个少年患者。男孩今年刚刚17岁,三周前从老家来到北京打工。工作还不到一个月,他就病了。
说起来,他的病也不稀奇——主要症状就是发高烧。刚发烧时,男孩也没当回事,但是高烧持续不退。于是,他先后到一家社区医医院先后看病,医院的医院。
就是发烧,为什么这么难诊断?其实,男孩不只是发烧,还有别的症状。27日晚上,医院急诊科医生李琦见到男孩时,他的头部已经肿了起来,眼睛发红,脸部发红……李琦觉得这不是简单的发热。李琦开始细致地问病史,结果问到了一条重要线索:三周前,男孩要出门打工时,在老家打了老鼠!!!这个重要的线索让李琦高度怀疑男孩是流行性出血热。于是,对症治疗很快开始。
第二天早上,急诊科医生吴春波负责分管男孩的治疗。当天中午,男孩的各种化验结果传回来了,结果证实:他确实是流行性出血热。凝血功能严重受损,正常人血小板的化验数值应该是10万,他只有。他的肝肾功能也严重受损。现在,医院急诊科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鼠传的病毒性疾病。截至目前尚没有人传人的报道。但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即使在北京,也偶有病例报道。吴春波说,医院急诊科以前曾经成功就治过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有典型的“三红”“三疼“,“三红”就是眼睛红、两腮红、脖子前胸红,看起来特别像醉酒的人;“三疼”就是患者会感到头疼、眼眶疼、腰疼。男孩已经出现了“三红”并且伴有“两疼”,因此,接诊医生高度警觉,在短时间内就明确诊断出来。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这种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就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
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肾脏损害
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
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一般青壮年发病较高。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在疾病发生初期,除了“三红”“三疼”、高热外,还有可能在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发热4到6天后会进入低血压休克期,然后是少尿期、多尿期,最后是恢复期。恢复到正常可能需要几个月。
流行性出血热如何预防?
灭鼠是关键!!!有需要的人还可以接种疫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fbyy/1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