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凌晨,小李突发大量便血并休克,为将命悬一线的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医院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
2个月前有黑便一直未曾就诊
6月13日晚上8点多,小李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头有些晕,还发现自己的大便呈黑色,不过,他也没当回事,继续躺回床上休息。两个小时后,小李开始便血,由黑便变成了大量鲜血便,正在看电视的家人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就赶紧冲到厕所,看到小李晕倒在地,急忙将他送往区一院。
医生从小李家人那得知,2个月前,小李也曾黑便过,因为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医院就诊。
多科协作上演生死时速
6月14日早上,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小李被送往ICU继续监护治疗。由于病情不稳定,经过抗休克等抢救,医生们暂时稳住了小李的生命体征,并且也开通绿色检查通道,为小李紧急做了腹部CT等检查,除了CT提示肠腔内有大量积血外,没有其它任何临床检查依据,仍查找不出出血原因。“出血原因查不出,出血点无法确认,不能对症救治,小李的生命随时都有危险。”区一院普外(胃肠)科副主任医师高山回想起当天抢救时的情景,还显得有些着急。
时间就是生命,当天中午,区一院ICU邀请普外(胃肠)科、消化内科、超声科、放射科等紧急会诊,展开了一场为患者赛跑的生死时速。经过中午的多科会诊讨论后,ICU马上邀请浙二介入科专家和区一院放射科联合进行血管造影,寻找出血点。同时,普外(胃肠)科在一旁随时准备手术。小李的生命数据全程由ICU、麻醉科监护。经过血管造影,医生明确了小李小肠血管畸形伴活动性出血,找出了问题的所在。傍晚时分,高山医师带着手术团队对病变段肠管进行切除,手术顺利完成,将小李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小肠血管畸形早期较隐匿医生提醒
高山医师说,小李的病灶源于小肠血管畸形,它是引起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肠血管畸形早期比较隐匿,常常因反复消化道出血或消化道大出血而就诊。一旦出现胃肠道出血,少数病例会因出血量大而发生休克。“一般病人出血都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而且常规检查及剖腹探查也很难发现病灶部位,以致于得不到治愈。”血管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小肠血管畸形最可靠的方法,确诊率可达75%~90%。
“如果小李没有及时被送来,或者没有血管造影技术,以及多个科室强大的技术支持和通力合作,小李的生命就很危险了。”高山医师说。同时,他也特别提醒大家,如果平时有发现黑便等其它症状,千万不要像小李那样硬扛,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来源:余杭晨报通讯员任芳黄洁菁记者沈雯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百癣夏塔热片拉肚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hlff/1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