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处理及大量输血血液管理学习班暨产科急危重症救治培训班”今日在郑州举行。
年8月16日
河南郑州
初秋的中原之城再次迎来了产科领域的又一学术盛宴。由医院主办的“产后出血处理及大量输血血液管理学习班暨产科急危重症救治培训班”在医院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河南省医学会郭万申秘书长、医院副院长王家祥教授、医院产科主任赵先兰教授、副主任张医院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医院妇产科陈倩教授、医院妇产科赵扬玉教授与来自郑州及周边省市的近百名妇产科医生见证了这一盛会。
开幕式由大会主席赵先兰教授主持。郭万申秘书长、王家祥教授、杨慧霞教授纷纷致辞,对医院全院以及产科长期以来取得的卓越成绩给予高度的肯定,对河南省广大产科医生在如医院产科这样优秀团队的组织下不断努力进取,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围产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进入大会学术交流环节。首先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是“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的主题讲座。作为版和版产后出血指南的制定专家之一,杨教授强调了产后出血仍然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临床医生不断学习和了解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尤为重要。接下来杨教授结合新指南中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预防、产后出血的处理尤其是子宫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方面的处理。以及对产后出血的输血治疗、防治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杨慧霞教授
产后出血的止血方法和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为广大临床医生所掌握,但是产后出血所导致的脏器功能损伤、育龄妇女子宫切除、甚至孕产妇死亡依然很高,往往是医生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液体复苏!来自医院妇产科赵扬玉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产后出血止血措施——液体复苏”的精彩讲课。赵教授指出:产科出血与外科出血不同,子宫出血中子宫肌纤维在缺血状态下对止血措施不敏感,反复的止血操作可能增加损伤,所以要把握液体复苏的”黄金一小时“,重视“各种止血技术+液体复苏”。接下来赵教授对失血性休克的分级、病理生理机制;指导液体复苏基础理论;液体复苏的主要目的,存在的问题,如何操作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精彩的剖析。
赵扬玉教授
医院妇产科陈倩教授给大家带来的话题是“胎儿孕周的评估”。陈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评估确定孕周的各项方式之后。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超声技术通过测量孕囊、头臀长、双顶径等指标来对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孕周进行评估确定。陈教授指出伴随着孕周的增加超声技术对孕周的评估误差会逐渐增大,需要结合孕妇停经时间、胎儿发育情况等多项指标综合确定。陈教授的授课深入浅出,且贴近临床。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陈倩教授
随后本次大会的大会主席,医院产科主任赵先兰教授登台,为大家带来了“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和“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两个热点话题的讲课。在第一个话题中赵教授首先和大家回顾了大量出血和输血的定义,即24小时内出血量≥自身血容量,3小时内出血量≥50%自身血容量,失血速度≥ml/min可定义为大量出血;而大量输血的定义包括了24小时内输注红细胞≥18-20U,输注血制品≥1-1.5倍,1小时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输血速度≥1.5ml/kg/min以及患者急性出血量≥自身血容量30-50%,往往需要大输血。随后赵教授对输血的风险和不良反应、为什么要选择成分输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输注的指征、大量输血的策略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讲解。此外,赵教授还结合郑大一附院产科在“剖宫产术中回收式自体回输”的实际经验与大家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对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的话题,赵教授为大家介绍了盆腔血管栓塞术、盆腔血管球囊导管阻断术等介入技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给予详细的讲解。特别针对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病例选择、手术优点、不良影响等结合实例进行了重点的分析。
赵先兰教授
此外同样给大会带来精彩授课专家还有:
医院麻醉科主任张卫教授:产科围术期血液管理的新进展、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产科的应用;
医院输血科主任吕先萍教授:“各种血液成分的功能及临床应用”;
医院产科副主任张梅教授:“产科DIC的几点理解”。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详述。更多精彩内容请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治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hlff/1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