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患者气管导管的护理


1.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

(1)保持气管插管下端在气管分叉上1-2cm,插管过深导致一侧肺不张,插管过浅易使导管脱出

(2)选择适当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质地柔软的气管插管要与硬牙垫一起固定,可用胶布、寸带双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

(3)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在门齿前的刻度,并记录

(4)同时用约束带束缚双手,防止病人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自行拔管而损伤咽喉部

(5)如患者躁动明显时,可适当予以镇静:咪达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啶等

(6)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并行口腔护理

2.随时了解气管导管的位置

(1)可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或X线,了解导管位置和深度

(2)若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可能是气管插入一侧肺,需及时调整

3.保持气道内湿润:

(1)吸氧浓度一般以1—2升/分为宜,吸氧针头插入气管导管内一半

(2)痰液粘稠时,每4小时雾化吸入一次,或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每次2—5ml;或泵入湿化液2-5ml/h,24h不超过ml

4.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

(1)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

(2)吸完口腔或鼻腔分泌物的吸痰管,不能再吸气管内的分泌物

(3)吸气管内的痰液时,不能将吸过浅部痰液的吸痰管再插向气管深部吸痰,必要时更换吸痰管

(4)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吸痰前2分钟充分给氧

5.气囊管理:

(1)机械通气病人应首选低压高容量气囊气管导管

(2)选择导管型号要适宜,检查气囊是否漏气

(3)气囊充气量为5~10ml,最好在气囊测压表的监测(充气量)下,根据病人的循环情况及气囊充气时间,适当调整气囊充气量,尤其对低血压或休克病人则应相应减少气囊压力,以保证局部组织血供

(4)气囊应每隔6~8h放气一次,每次约5min,以解除局部粘膜压力,避免气管粘膜长时间受压引起溃疡或坏死

(5)放气前先吸净气道内、口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以防分泌物误入气道导致病人剧烈呛咳、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6.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

7.注意气管导管是否通畅:以防痰痂阻塞气道导致患者窒息,必要时拔除气囊。

识别图中







































白癜风的危害
白癜风那里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hlff/23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