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婴蒙被窒息,妈妈狂咬宝宝手脚,急救土


真实案例

前不久,急救车呼啸着驶入省妇幼保健院,送来霞浦的男婴小福(化名),他仅11个月大。小福脸色惨白,呼吸微弱,不停地抽搐,更让医生惊讶的是,他的眉弓、颈部有多处淤青,虎口、脚踝几乎被咬烂。

小福的妈妈哭着说,当天下午,看到小福酣睡,她就离开了。怕小福滚下床,她抱来一床被子垫在床沿。3小时后,她才回到卧室,发现小福被蒙在被子下,已经昏迷,大汗淋漓,手脚直抽筋,“不知道窒息多久了”。她急了,想起老人传授的土方法,赶紧掐人中、咬虎口、咬手脚的关节。她还找来一根细针,狠狠地扎小福的脚底,小福流了不少血,但还是没有清醒,她这才抱着小福,医院。

8小时后,小福被送到福州,次日凌晨5时,他的心律突然加快,每分钟达到多下,超过正常婴儿近半,但小福却一直昏睡。

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主任王世彪主任说,小福是典型的“蒙被综合征”,引发了脑损伤、消化道出血及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损害等。同时,他被妈妈咬伤,感染了败血症,即使能清醒,也可能留下癫痫、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小福住院治疗4天后,家长放弃了治疗。

这些儿童急救小常识必须要记住,关键时刻能救孩子命

意外伤害是1~14岁孩子的“头号杀手”,其中,约50%意外发生在家庭,伤亡率超过85%。

当孩子出现意外事故,家医院!其实如果爸爸妈妈们具有救护、自救的知识,能冷静、沉着、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就能为宝贝的生命争取时间,减少事故对宝贝的伤害。

万一孩子遇到意外,在等待救护车的间隙,家长可以进行现场急救,为孩子赢得“黄金五分钟”,很可能挽救一条小生命。

1

蒙被综合征

该病十分凶险,婴幼儿轻则呼吸困难,重则缺氧昏迷,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

如果宝宝在睡眠中面色通红、大汗淋漓,就说明太热了,家长应立即松解衣扣,擦干汗水。体温高的可用温水洗澡,切忌用退烧药,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脱水。

如果孩子脸色青紫,没有呼吸,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解开孩子衣领,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必要时吸痰。待孩子面色转红,自主呼吸恢复,再送医更安全。

2

车祸

约19%意外发生在道路上。13岁以下未成年人应使用安全座椅,一旦发生车祸,先救命,后救伤。

如果心跳与呼吸停止,马上做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其中,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不少于次,1次呼吸应配合5次按压。人工呼吸,吹气频率应控制,儿童18~20次/分,婴儿可稍快,每隔4次,检查一下婴儿是否有呼吸。

如果孩子休克,应把孩子平放地面,垫上毯子,使头部位置较低,头偏向一侧。如果没骨折,可把下肢垫高,让血液流向心脏。这时,不要给孩子喂食,可喂点水。

3

溺水

入夏后,溺水事故频发。应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救出水面,头朝下,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然后大人单腿跪地,一条腿屈膝,让孩子的肚子趴在大人的膝盖上,头下垂,大人用手按压孩子背部,尽量让嘴、鼻子、气管和胃里的水流出。

如果孩子停止呼吸,先做人工呼吸,并立即送医。他强调,做心肺复苏,每分钟至少按压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按压时,尽可能不中断。

“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特别是低体温情况下。”他说,一旦遇险者恢复心跳、呼吸,可用干毛巾擦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向摩擦,促进血液循环。

4

烧灼伤

烧灼伤77%发生在家里。每年因意外火灾死亡的儿童超过人,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2位儿童因此死亡,尤其1~4岁,是多发年龄。

他提醒,小孩烧灼伤,先用冷水浸泡烫伤部位10~30分钟,直到无痛感,再揭开粘在皮肤上的衣裤残片,用清洁的纱布或床单遮盖创面,不要挑破水疱,不要乱涂,不要摩擦皮肤。简单处理后,送医院治疗。

如果大面积或重度烫伤,应迅速脱离热源,用清洁的床单包好,立即送医。

5

摔落

36%的意外伤害是由意外跌落引起的,跌落最易发生在家里、宿舍,占43%,学校占21.9%,街区占21.1%。

跌落时,小孩多数在玩耍。他提醒,如果孩子从高处摔下,身上磕青了,或起了大包,不要急着揉,越揉淤血越厉害。如果头朝下摔的,要注意孩子有没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等现象,一旦发现,可能是脑震荡,要立刻送医。如果孩子摔倒,胳膊不能动,或不能走路,很可能骨折。

如果怀疑孩子的脊椎骨断了,要先固定头部,把身体放平,医院。

6

宠物咬伤

首先确保宠物已被控制住。用流动水冲洗伤口5分钟,确保从伤口完全冲洗掉动物唾液,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医院。只要皮肤被咬破,哪怕是很小的伤口,也需看医生,注射狂犬疫苗。

有医说医

长按







































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hlff/27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