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护士头疼的主诉护士,术后很口渴怎么


手术病人,尤其是腹部或是胃肠道术后的病人,仍有一段时间需要禁食水,患者常常会出现术后口渴又不能喝水的矛盾局面。

护士应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缓解痛苦?对于以下两位护士的吐槽,大家一定不陌生。

心外科护士Yami:一位心脏接台手术的病人,由于前一台手术不顺利,接台手术迟迟没进行。病人从前天晚上禁食禁饮,到第二天下午四点才做上手术。病人清醒后口渴难耐,心脏病病人术后还需控制液体摄入,太矛盾了,这种情况很常见,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呢?

普外科护士Mixiao:外科术后(尤其是胃肠外科术后)加上麻醉的原因,很多病人口渴又不能喝水怎么办?请问大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

大家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护士小A:我们科室对于处理围手术期病人,引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对术前禁食禁饮这一观念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手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饮,术前两小时口服10%的葡萄糖水ml。

手术前禁食禁饮是一个实施了1个世纪的「常规」,快速康复外科将打破「常规」,不主张手术前彻夜禁食禁饮,允许麻醉前2h进食流质、麻醉前6h进固体食物。有研究表明,术前2h禁饮与传统禁食相比,无不良反应,相反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

快速康复外科(FTS)是一种应用一系列基于循证医学的有效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以达到缩短术后住院日和减少住院费用的目的。而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健康恢复。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相关文献。

护士小B:我们的手术病人主要是硬外麻,接台手术如果明确是在下午做的,咨询医生后会允许吃少量早餐。之前禁饮食时间较长,甚至达20小时,术后再禁食水,患者不仅口渴难耐,小儿病人更难管理,哭闹不安。

术前的禁食水应该灵活、人性化一些,尤其对于婴幼儿和特殊疾病的患者。

患者主诉术后口渴你不应该忽略

这牵涉到外科病人围术期管理。

患者所有的需要量都由补液提供,在液体未补足前,患者术后口渴、脱水在临床很常见。术前不让进食水,术中失血失液,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未恢复之前仍不让患者进食水,患者能不渴吗?

虽然大部分医护人员见怪不怪,但具体到患者的身上,就是「要死不能活」的头等大事。

但口渴真的可以被我们忽略吗?

口渴轻则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易激惹、焦虑等心理反应,重则让患者感觉口腔干燥、有异味、严重时口唇干裂、疼痛,使痰液黏稠(部分老年患者和特殊疾病的患者不能自主咳出口腔内及呼吸道的黏痰,易导致痰液蓄积)等等。

术后病人术后禁食水,但又口渴难耐,何解?

唯有做好术后患者护理之护理评估、补液管理、基础护理、护理管理和心理护理,才能真正做好护理工作。

护理评估走在前

术后,护士要认真听取患者主诉,仔细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测血压、脉搏、体温、尿量、失血量等临床观察指标,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为患者补液量统计提供准确的临床资料和参考依据。

对于术后病人,护士可以从患者的主诉、观察口唇的干燥程度、皮肤、生命体征、尿量、失血量等,排除血容量不足因素,评估出患者是否存在脱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为术后提供合理的护理依据,做好对症处置。

补液管理是关键

要想根本解决患者的口渴问题,患者的补液管理是关键。

胃肠外营养护理:禁食期间,护士遵医嘱给予胃肠外营养,保证患者营养供给。静脉补液原则:匀速,先胶体后晶体,限制盐的过量摄入。观察尿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观察出血及低血容量休克:护理时注意定期检查敷料、切口及引流管旁有无出血及渗血,记录引流量,一般术后第1个3h内,不得超过ml/h,第1天不得超过ml;术后尿量每小时不少于30ml。有出血倾向时,患者平卧位,加快输液及输血速度,必要时做再次手术的准备。

做好输液管理:输液过程中做好临床观察,确保静脉输液通道的畅通、正确用药。对于术中出血量较多者,易造成术后血容量不足,护士要严密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听取患者主诉,重点







































白癜风该怎样治愈
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yfzs/46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