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可以调节血管张力维持血压,但血管活性药物可以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心律失常、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的目标血压是否影响疾病预后,其不良反应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
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医学中心Lamontagne等人在年5月至年8月期间牵头设计了一项非盲多中心随机对照的队列研究(研究中心包括加拿大和美国在内的11医院的ICU),比较了休克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高水平(75-80mmHg)和低水平(60-65mmHg)的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研究结果发表在年的CareMed杂志。
研究共纳入例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为入住ICU且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诊断为血管舒张性休克,足够的液体复苏后仍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至少6小时的年龄>16岁的成年患者。排除标准:预计48小时内死亡的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如:颅高压,过敏性血管水肿);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或心脏术后出现的一过性低血压者。
研究将患者分为低MAP组和高MAP组(维持目标MAP为60-65mmHg和75-80mmHg)。其中92%的患者选择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主要的血管活性药物。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两组的MAP值均超出了研究界定的MAP界限,低MAP组中平均MAP为70mmHg,高MAP组中平均MAP为79mmHg,组间MAP的平均差值约9mmHg。
低MAP组较高MAP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的中位时间明显缩短,低MAP组去甲肾上腺素每日使用剂量明显低于高MAP组;低MAP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死亡率低于高MAP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天的SOFA评分、药物不良反应、6个月随访死亡率、功能独立测评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75岁的患者,低MAP组住院死亡率明显低于高MAP组。
临床上,血管活性药物需要达到的目标血压常需有个体化原则,通常需要根据患者既往血压及有无心、血管病史调整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相对正常的血压,但该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偏向达到较高水平的MAP水平。该研究中亚组分析中≥75岁的患者可能会在低MAP组中获益,原因可能是:在≥75岁的高MAP组中纳入的部分患者存在急性左心功能异常,而低MAP对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是有益的。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MAP虽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但也不能改善住院死亡率。
哈尔滨白癜风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yfzs/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