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的事情,但原因各不相同。
作者:医院儿科王欣欣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剧烈运动、哭吵后,进食、排便后,会有低热,因为骨骼肌和肝脏是产热器官。
天气闷热、室温太高,包被衣着过多,会发热,因为皮肤是散热器官。
学习紧张、压力大,情绪激动、悲哀,环境改变,也可能会有低热,因为发热是受中枢神经下丘脑调节的。
喝水很少,腹泻脱水,循环血容量少,流通不畅,会发热。
打预防针,疫苗反应也会发热。
受伤、淤血的吸收,称吸收热。
病原入侵,机体奋起反抗,战斗打响时,发热是积极的信号,要知道没有战斗力的孩子是不会发热的,甚至体温不升。
战斗结束,似乎已胜利,清理战场了,大多数孩子恢复健康,但极少数孩子反应过度,把自身的细胞当作靶子,再起攻击,结果又出现发热,而且持续不退,医学上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这就惹上麻烦了。
一些恶性肿瘤要无限制的增殖,也会产热,发热不退。
还有一些异体的东西进入体内发生过敏,比如药物、异体蛋白等,机体也会有发热反应。
孩子发热,体温升高一度,心率加快10次/分,妈妈的心跳也随之加快。焦急的妈妈最关心的是:要不要紧。
是否发热?首先要知道宝宝的正常体温参考值: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一般来说,宝宝的腋温超过37.5℃,就意味着宝宝已经发烧了。
要明白体温不是越高病情越重,发热高低与病情轻重不成正比。
例1:阳阳9个月,这二天不爱喝奶了,还老爱睡觉,没精神,体温腋下也就38℃左右,妈妈以为感冒了,给吃点以前剩下的感冒药,可是第三天吃什么都一下子吐出来。妈妈急了,医院,在路上突然抽搐不止,医院医生马上处理,诊断:脑炎。
教训啊,别以为一点点烧没大,吃奶睡眠脸色精神气儿比体温重要,如果这些情况不佳,那怕不发热也要找医生看看。
例2:小明也是9个月,突然高热39-40℃,便便次数多了几次,稀了点,服退热药热稍稍退点下来,便照吃照睡照玩不误。妈妈不放心,医院来回跑3-4次,医院的看病,有的家长还非要给宝宝输液治疗,三天下来,宝宝还是活泼乱跳,妈妈减了不少赘肉,第四天宝宝全身出了细细的红疹子,热也退了。诊断:幼儿急疹。
教训:仅仅发热,没其它表现,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多喂水,多用温水擦身,热高腋温38.5℃以上,给喂退热剂。但是要密切观察宝宝情况,吃奶、睡眠、精神、大小便,三天仍不退一定要看医生。
要明白不是所有的发热都要用抗生素,关键要找准病因。
前面讲了那么多病因,只有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其他的病因用抗生素有害无益。
是否是细菌感染医生会做出判断,千万不要自做主张给用抗生素,这无异于给喂三聚氰胺奶。
要明白输液是不退热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输液治疗。
有时家长不明白宝宝怎么边输液体温边往上窜,吊瓶里没有退热剂,该发热的时候还是要发热;吊瓶里的药物或杂质有时会引起严重的输液反应,寒颤高热甚至休克死亡。从安全性考虑,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静脉输液。
要明白不是以发热就需用药退热。
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重要的防御反应。发热时血管扩张,血液加快,局部和全身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能力增强可以抑制致病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其他淋巴细胞消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提高,可以促使炎症消退。因此38.5以下不用退热剂。
要明白超过一周的发热病因有点复杂,要允许医生做各种检查,不要心疼那点儿血和钱。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稿费:~小编
最快治疗白癜风的方法中科白癜风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yfzs/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