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认为营养好的,就拼命地让孩子吃,觉得对孩子好!实则不然,这样的饮食方式很有可能造成儿童胆结石,不要以为结石就离儿童很远!近日,就有这样一个男童,年仅8岁,特别爱吃肉,餐餐不离荤,早饭也喜欢用红烧肉汤拌饭,胆囊里竟长了26颗结石!浙江衢州男孩明明,上小学二年级,比一般孩子高些,但是84斤的体重还是让他显得有些胖。从上周开始,明明就没有去学校,因为胆结石反复发作腹痛,辗转在村卫生室、镇卫生院挂针。25日,明明在医院通过手术取出了26颗结石,颗颗4-5毫米↓结石到底怎么来的?衢化医院肝胆外科陈永胜主任分析,这与孩子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据明明的父亲介绍,明明比较挑食,不喜欢学校的饭菜,上学的时候经常不吃中饭,放学了就不停地吃零食,晚饭则无肉不欢,就连炒在菜里面的肉丝也挑的干干净净。甚至,有时候早饭也喜欢用红烧肉汤拌饭。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的胆囊结石发病率越来越高。这是因为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胆固醇和脂肪,加之不良的作息习惯如熬夜等,导致结石形成,危害健康。做到这几点,远离儿童结石
1.少吃大荤、零食,多吃蔬菜杂粮
很多父母往往认为孩子能吃饭就代表孩子身体健康。但吃饭也是有讲究的。
除了不让孩子吃太多大鱼大肉外,很多家长对孩子常吃饼干、肉干之类的零食觉得无所谓。其实这些常见的零食当中其实也含有大量油脂,如果孩子摄入太多的话,胆固醇的摄入量也会无形中超标许多,也会提高孩子胆结石的发病率。
此外,还有很多小孩不喜欢吃蔬菜,这也是父母在为孩子准备饮食时应该注意的。另外,时常该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粗粮。2.注意个人卫生小孩子天性活泼,很容易接触到更多的污染源,是蛔虫感染的高发人群,而一旦蛔虫进入到人体胆道或胆囊,产卵或死亡,都会形成结石核心,并逐渐发展成为胆道结石或胆囊结石。因此要提醒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同时饮食上注意尽量避免生冷的食物,预防寄生虫感染。3.适量做些运动
很多父母出于安全考虑,或由于工作等原因,往往希望孩子能好好呆在家里。
但长时间呆在室内也是不利于孩子正常发育的,而适量的运动,能促进孩子的肠胃蠕动,增强孩子的消化功能,有助于孩子把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对预防胆结石也有着一定的效果。4.早发现早治疗专家表示,胆结石与体内寄生虫残体以及虫卵有着莫大的关系,儿童对于寄生虫的感染率比成人更高,将会为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因此父母要对儿童大便进行定期检测,一般从学龄阶段到小学阶段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大便,如果发现体内带有蛔虫卵等,要及时进行治疗,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如果儿童结石病能够及早发现,可以不通过手术便能治愈。从目前临床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胆结石的儿童患者,在病情发作后往往不能准确表述症状,基本上都只会告诉父母自己肚子痛,这就容易造成家长的忽视,被认为只是吃坏了肚子,或者其他原因,而不能及时发现孩子患上了胆结石。
大多数小儿胆石症属于隐匿性的,有症状也不典型,平时孩子出现腹痛也多在心窝部,伴有腹胀、厌食、烧心等消化道症状,常被当成消化不良、胃炎、胃痉挛。
孩子的胆结石发作之后,腹痛多在心窝部,少有放射性疼痛。所以容易被误诊为胃炎、胃痉挛。因此当小孩出现右上腹疼痛、腹胀,同时伴有恶心、厌食、呕吐,烧心等症状时,最好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当有较大结石堵塞胆道时,患儿可出现黄疸;若是合并感染,会出现高热、寒战,严重者易发生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在这里也要提醒广大家长,对于上腹部疼痛的孩子要警惕胆囊结石,及时带孩子看医生。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
青海白癜风医院第一家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zlff/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