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人群,其传播途径


导语: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所有人都可能被感染,青壮年是高发人群。除定期接种出血热疫苗,预防出血热疾病出现外,应远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降低出血热的发病率,那么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呢?临床常用的诊治手段有哪些呢?

01找到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是遏制流行病传播必不可少的步骤,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一)传染源

出血热是汉坦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疾病,主要传染源以啮齿类动物为主,其中鼠类最常见。据不完全统计发现,我国有五十三种动物可携带能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汉坦病毒。其主要宿主是啮齿类,主要以黑线姬鼠、大仓鼠、褐家鼠、黑线仓鼠为主,而包括野兔、猫狗、猪在内的多种动物也可作为宿主动物。

(二)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因为老鼠唾液、血液中都含有病毒,所以被携带有汉坦病毒的老鼠咬破皮肤,病毒就会进入血液系统,就会感染疾病。如果皮肤上有伤口,正好接触了病鼠的排泄物或血液,也可能会感染上出血热。接触传播是出血热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想要预防出血热的出现,应该远离老鼠及老鼠的排泄物。

2、虫媒传播

目前已经从革螨、蚊虫的身体上分离出了汉坦病毒。如果被带有病毒的革螨、蚊虫叮咬就可能会传染出血热,不过这种传播途径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3、消化道传播

如果家中环境卫生比较差,没有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很可能会让老鼠在家中繁殖、生存。食物没有存放好,就会被老鼠爬、啃咬,或者被老鼠的尿液、粪便污染。食用了这样的食物,会通过口腔、胃肠道感染,这也是出血热比较常见的传染途径。

4、母婴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一般不会通过人传染人,但是孕妇感染了汉坦病毒后,病毒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体内,让胎儿也感染上这种病毒,导致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另外,有些宝宝在宫腔内没有被感染,但经产道分娩时有可能会被感染。

5、气溶胶传播

老鼠的尿液、粪便中都会携带有汉坦病毒。如果病鼠的尿液、粪便污染到尘埃,会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人们在呼吸的时候,这些气溶胶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患病。不过气溶胶的传播需要有大量的病毒存在,并且长时间处在有病毒的环境中才会造成传染。

02患者病史、体征,对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具体还是要靠实验室检查

(一)病史诊断

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通常都会和鼠类等宿主动物有过接触史,或者说接触过这些动物的排泄物。

(二)患者体征诊断

流行性出血热有三大主要特征,分别是发热、出血以及肾损害。流行性出血热还有五期经过,分别是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如果是非典型患者,临床表现会比较复杂,甚至只有尿检异常和肾功能损害。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诊断流行性出血热需要做血常规检查。在发病早期白细胞的总数可正常,也可偏低,感染3~4天之后会出现明显的增高现象,而且还会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这些细胞会逐渐增加。此时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会明显减少,如果进入低血压期以及少尿期,血小板的数量会变得更少,而且还会有异型、巨核血小板出现。

2、特异性抗原抗体和病原学检查

想诊断流行性出血热,需要做特异性抗原和抗体检查,还要做病原学检查。早期可以做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如果IgM抗体在1:20以上,IgG抗体为1:40,表示结果为阳性。

3、尿常规检查

如果是流行性出血热,尿常规检查会发现明显的尿蛋白,这是该病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肾损害的早期表现。大多数患者的尿液当中都会有红细胞,也会有管型或膜状物。

03根据患者特征,可将流行性出血热分为5个时期,不同时期的首选治疗手段不同

(一)治疗原则

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后,临床上的治疗原则以“三早一就”为主。具体指的是该疾病需要早发现、早之前以及早期要绝对休息,另外,也要就近治疗,这样对病情的稳定和恢复才更有帮助。流行性出血热需要进行综合全面的治疗,早期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中期会根据不同病理表现而对症进行治疗,以帮助患者顺利到达恢复期。

(二)治疗方法

1、发热期的治疗

患者处于发热期时,体温升高至39-40度左右,且伴随有畏寒发冷的情况。而为了控制体温不进一步上升,需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应用广谱类抗病毒药,来达到抑制病毒繁殖、缩短病程的目的。而对于高热患者,也要及时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也可少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来预防DIC的发生。

2、休克期的治疗

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处于低血压休克期时,应该在早期就快速地补充血容量。另外,为了纠正酸中毒也可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或其它扩张血管的药物,以改善局部微循环。

3、少尿期的治疗

当患者到达少尿期时,该阶段的治疗目的主要就是为了稳定机体内环境,并且帮助尿液的排出,所以可选择利尿药进行治疗。如果达到了透析的指征,根据病情的发展,也可选择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最后,为了防止高血压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的发生,必要时也可采取导泻治疗和放血治疗。

4、多尿期的治疗

在多尿期时,因尿液量的增加,这时需更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防止继发性感染的发生。在此阶段,需要适当补充营养,且定期复查肾功能和血压值,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也要及时治疗。

5、恢复期的治疗

处于恢复期时,可从绝对卧床休息到逐渐增加活动量,饮食上多吃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的食物。

结语:患上流行性出血热之后,要遵循三早一就的原则。发热期需进行抗病毒和物理降温治疗;休克期需进行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少尿期需促使尿液排出和透析治疗;多尿期要稳定水电解质平衡和加强营养;恢复期要逐渐恢复运动,饮食以高糖、高蛋白和多维生素为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zlff/160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