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诚后疫情时代民营企业战略转型与变革


科学消除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5391527.html

“新变局下,新环境、新挑战,需要新思维、新方向。"企业家对于企业来说,不光是船长,也是眺望远方的人,当挑战或机遇到来时,企业家需有前瞻的战略思维,预见风险并能够抓住机遇,而学习是抵御风险、变革创新最有效的方式。

著名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潘诚老师,在新商界高级管理总裁56班课上从重审思维:历程反思与文化引力;重定方向:市场创新与战略张力;重构系统:生态进化与组织活力;重燃激情:持续学习与团队耐力四个角度出发,为同学们讲授了新变局下民营企业战略转型与变革创新。

01

重审思维:历程反思与文化引力

回到本源是支撑未来关键因素,懂得"前思、反思、当下思"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

前思:经验——我们为什么能成功?

反思:问题——过去的成功因素能否保证继续成功?

当下思:对策——要想获得更大成功还需要补充什么?

疫情之后,企业需要做出的改变就是彻底放弃"机会主义"。而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最简单的道理,没有底层逻辑,听什么都是对的,没有顶层设计,做什么都是错的。此外,做企业犹如栽树,只能从下往上生长。

比如:

树根——创造独特的客户价值,就是底层逻辑,永远不要忘记客户,也永远不要被客户忘记。

树干——就是员工和团队,人才和队伍建设。

树叶——不断提升的运营管理能力、变革和创新能力。

果实——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下,企业要解决的是三件事,即战略转型、组织变革和业务创新。顶层设计,是确定发展战略和组织框架,使企业战略从低价值向高价值转变,组织运营由低效向高效提升,业务创新从低差异向高差异发展,打造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

任何企业立足之本是企业带给顾客的价值。好的企业有三个要求:强势品牌(企业综合价值的体现)、强势的运营(让企业长治久安)、强势的业务(产品+服务),三点反映在战略上即公司战略、职能战略、单元战略。公司战略为顶层战略,职能战略为中层驱动,单元战略是基层首创。三种承担的责任不一样,顶层设计,要求要有决策中心,进取型董事会;中层驱动要求要有管理中心,价值型总部;业务单元,要求有利润中心,创新型实体。三者形象的对应如大脑、神经系统和手脚。

关于边界,重申思维,哪些要改变?

A.规模边界:质量比规模重要,企业要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规模关乎脸面,质量关乎生死,不是规模越大越好。

B.产业边界:方向比速度重要,企业需聚焦,走专业主义路线。不要盲目多元化,不要用战略上的勤奋掩盖战术上的懒惰;不要在非战略的机会点上消耗战略资源。

C.利益边界:和谐共生共赢比独占重要,企业需懂得取舍,和谐共生。市场经济有五大原则:创新、诚信、合作、共赢、公平。要均衡收益才能持续收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法律边界:操守比能力重要,企业需有操守,遵纪守法、讲道义、守信用、有责任心。

通过学习,同学们深刻的意识到了"文化引力"的重要性。资源终将枯竭,而文化终将生生不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是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好的企业文化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02

重定方向:市场创新与战略张力

A.老板如何理解战略?

战略是在风险环境下,企业为持续发展,做出的投资方向、资源配置、组织文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的、全局的、长远的、纲领性的决策和行动的总和。

战略不是去决定"明天做什么"?而是去决定"今天必须为不确定的明天做什么"?战略不是去消除风险,而是提高承担更大风险的能力。计划必须量化,而战略不一定,战略更是思想、分析和判断。

B.标杆学习:我们需要做什么?

·竞争性学习——行业对标(竞争标杆)

·模仿性创新——他业借鉴(跨界标杆)

·追踪性目标——世界标准(卓越标杆)

·速度性优势——自我改善(内部标杆)

·战略性战术——客户需求(终极目标)

C.追求卓越:最好的企业长啥样?

·主营业务规模和盈利处于全球前列

·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品牌形象

·对行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贡献

·拥有独特和可持续的战略和治理机制

·有优秀员工队伍和技术管理人才

D.知己知彼:哪些定位要搞清楚?

产业角色及其定位:

加工商——产能、成本

制造商——品牌、研发

销售商——便利、价格

运营商——准入、规模

服务商——信任、标准

开发商——人才、专利

集成商——实力、生态

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打法进化,首先一定要清楚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几个层次,常见的有几个层次,我在哪个层次上,将来要在哪个层次。选择战略突围还要考虑产业角色、竞争地位、发展空间和商业模式的问题。

逆境求生,转型突围七大对策,如果是防御,可以选择"原地冬眠",即忍;也可以选择"快速获利",即抢;如果要进攻,可以选择"局部整容",即舍;可以"变性进化",即优;也可以"逆市上扬",即创;若要撤退,就要"迁徙转场",即走;或者"伺机重生,破茧成蝶",即化。七大对策,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03

重构系统:生态进化与组织活力

A.组织内伤:系统运行常见问题

①唯上不唯市场——重心偏离

②问题多对策少——效率低下

③妥协主义盛行——原则丧失

④任务应付导向——表面文章

⑤新的任人为亲——逆向淘汰

⑥职权变成势力——山头林立

⑦领导权力空心——信息障碍

⑧创业激情丧失——激励失效

⑨庞大利益黑洞——假公济私

⑩只做事不带人——目光短浅

习惯养尊处优——铺张浪费

创新等于冒险——缺乏担当

B.组织设计:哪些要素完善管理?

①管理者立场(六大抓手)

权利(治理管控)

思想(文化管控)

用钱(财务管控)

用人(人事管控)

情报(信息管控)

考核(绩效管控)

②员工角度(两主两辅)

知道做什么(岗位职责)

知道怎么做(业务流程)

做好的标准(绩效考核)

做好的结果(薪酬激励)

基本要求是:明确必做的,鼓励该做的,放开能做的,管死不做的。

C.业务创新分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产品创新在于三重质量差异竞争,引用乔布斯经典语录:领导者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最好的发明创造是科学与艺术的嫁接;倾听心底的声音,它会给你指明方向。真正的创新是“循道而趋,日新苟新”。

服务创新就是客户满意从何而来。若要提高客户满意度,就要做好服务创新的核心要点:即超出客户期望的服务才能让客户满意;优质服务的前提是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客户的满意不是在于你做了什么,而是客户感知到了什么;要让服务标准化、流程化、常态化,而不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最好的服务是用心和真情。

D.组织变革落地实施三种策略:

首先是渐进式变革,摸着石头过河;其次是革命式变革,休克疗法;第三是计划式变革,顶层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企业都要做的事情是标准化,靠制度;精益化,靠科学;自发化,靠文化。不要期待有完美的人,但将人放对了位置,就会有完美的组织。

04

重燃激情:持续学习与团队耐力

境由心造,"能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物种,也不是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如果是被动变革、危机转型,相当于亡羊补牢;如果是预测变革、成长转型,犹如未雨绸缪;如果是创新变革、引领转型,则是敢为人先。

A.身正为范:领导权力三种来源

·制度权(有位):组织授权——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

·专长权(有才):经验储备——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影响权(有德):品格修为——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

B.攘外安内:不良心态典型表现

急躁:期望—蹴而就;狂躁:一言堂;烦躁:疏于基础管理;焦躁:遇困沉不住气;浮躁:懈怠缺失动力;暴躁:犯错不能自省。

C.行必有方:工作作风几点关健

敢于决策,效率优先,勤于沟通。卓越的成绩来自严谨的工作作风。

D.企业成长六点关键分别是:

价值定位是前提,产业升级是方向,管理改进是基础,人力资本是保障,产权结构是瓶颈,文化提升是归宿。

潘诚老师学识渊博、内容落地,同学们一致表示收获很大、感悟颇深,对企业如何实现战略的成功转型、组织管理的变革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有了全面而系统的认知,这将有力地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

行稳致远,驭变向新,学习对于企业家而言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祝福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zlff/171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