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不能再靠运气


来源:健康报

原标题:心梗急救不能再靠运气

健康报记者:杨力勇胡晓军特约记者张晓华

一位患者在高铁上突发心肌梗死,巧遇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紧急施救,最终转危为安,患者李翔被网友称为“最幸运患者”(健康报报10月26日1版报道)。11月3日,医院心内科出院。对这次死里逃生,李翔有深刻的自我反省:“出现意外事件,我也有责任。我两年前自作主张把药停了,希望其他患者引以为戒。”

胡大一表示,青壮年人群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心血管疾病离自己很遥远,平时不注意预防,等得了病才去救治;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门一定要带好急救药品;心脏放过支架的患者,更不能自作主张停药。

医院心内科主任高传玉说,从在高铁上发病到进入手术室开通血管,整个过程不足80分钟。这样的救治效率比较罕见,但不是每位患者都有李翔这么幸运。高传玉表示,医院后,怎样明确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的职责,至关重要;根据病情的发展,如何决定是在本院治疗还是转院治疗,还需进一步规范。

胡大一表示,高铁上急救患者,是医者在关键时刻救死扶伤的本能,也显示了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救助患者的良好氛围,让人欣慰。但同时,它也暴露出高铁急救、心血管病预防、心肌梗死急救和术后康复等多方面不完善的地方。

胡大一说,高铁上有3个急救漏洞。

首先,没有配备常用急救药品。事发当天,一部分救命药是由其他乘客提供的。其次,整趟列车中,没有一名乘务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术。而心肺复苏术应该是火车、飞机乘务人员的必备技能。第三,列车上没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胡大一自己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见过AED,但上面标注着“只供专业人员使用”。事实上,AED并非复杂设备,普通人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使用。

在下车后和急救车转运环节,也有亟待完善的地方。急救车不能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开到站台,只能在站外等候。急救人员要用轮椅推着患者,走普通乘客通道,上下楼梯,推到站外。急救车虽然应答及时,但能否把患者准确地医院也是个问题。

经历了这次急救,胡大一说:“医院除了救治心脏病患者外,还要注重把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做好,力争让患者的生活更加有质量。”









































南京白癜风
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zlff/98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