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后,这种危险疾病风险增加33倍


医院急诊可是忙开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就诊,其中不乏有一些危重症患者,一来就得马上抢救,大多都是高龄老人……

好几个都是急性心梗、脑梗。

上来就是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有些还有并发休克的情况。

无独有偶,最近一条医疗新闻的推送向大家展现了这个问题。

医院心内科,由刘喆主任带领的团队。

他们在一天内,接连抢救了两名患者。

很奇怪,他们都有相同的症状,就是我上述提到的胸痛、胸闷的情况。

一个是78岁的大爷,通过肺动脉造影发现其两边的肺动脉主干以及分支都存在大范围的栓塞。

经确诊“肺栓塞”后,刘主任团队缜密评估决定行肺动脉吸栓术。

这边手术刚做完,另一个44岁的大哥又来了。突发胸痛胸闷2小时,急查心电图,被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显示右冠脉近段已经完全闭塞。

时间就是生命,马上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开通血管,放入支架。

这两位患者都很幸运,也是归功于刘主任团队的精湛医术,在术后不适症状即得到缓解。

其实,这两位患者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新冠阳性。

前者感染不久,后者“阳康”不久。

目前“阳”后,患者心梗、肺梗情况频发,绝不是偶然。

刘主任团队更是表明:新冠感染者在确诊一月后,发生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一般性出血事件的风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其中“肺梗”竟高达33倍!

这个研究结果是惊人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先来理解心肌梗死,这个疾病经过众多文章、报道、新闻的科普,想必大家对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冠状动脉发生了闭塞。肺栓塞也是同理,是我们的肺动脉以及分支发生了堵塞。

发生堵塞的重要原因就是形成血栓。

血栓是怎么一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体内的血液在血管流动中凝结成块。形象地将人体内血管比做河道,那么血液就是在河道中流淌的水流,河流的源头和终点都是心,由此形成体循环和肺循环。

血栓

在这条“河流”中,血液是具有一套凝血和抗凝机制的。平时如果我们受伤出血了,比如说手上被刮了一个小伤口,刚开始会流血,但过了一会就自己止住了。这就是血液在发挥它的凝血作用。人体内的血液能够顺畅地在血管内流通,就是有赖于抗凝的调节。

不过当这套平衡机制出现问题后,凝血机制在流动血管内不恰当地被激活,这就出现了血栓。

了解过这些,接下来的问题就有了答案。

感染之后容易得“心梗”、“肺梗”。

新冠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才是根本原因!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国内外均已有多篇研究新型冠状病毒与凝血机制异常、血栓关系的论文以及新闻发表。

在目前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进行性呼吸衰竭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临床数据表明,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血栓形成是新冠感染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而且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在国家印发的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中,在治疗部分中将抗凝治疗作为第四点进行阐述。

这其中至少证明了新冠感染与血栓形成之间是有一定关联的。

肺动脉与冠状动脉是我们人体的主干动脉,如果这两个地方发生了意外,那么无疑我们的生命也会陷入危险之中。

风险增加N倍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根据临床经验来看,这与出汗脱水有密切关系!

刘主任在接受采访中提到:

“血液浓缩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心血管急症。”

目前感染人群上升,已经扩大到一个相当规模。相信不少朋友都已经有了“感染”的经历。大家都知道,感染之后容易出汗,有些还存在消化道症状,比如腹泻。这些症状会导致我们体内的水、电解质大量流失,如果这时候没有进行及时补液,就极易引起血液浓缩。

这样看来,出汗脱水也是能要人命的!

对普通人来说,如何预防是关键!

想要降低风险,那么采取措施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才是重中之重。在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性护理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二。

1.多喝水。

前面提到,出汗脱水等导致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是造成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那么多喝水自然有利于及时补充体内水分,有效增加血容量。那么喝多少合适呢?研究表明,每日的饮水量在-ml内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注意,最高不宜超过ml,水的过量摄入有引发“水中毒”的风险。

2.适当运动。

适当活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因此,“阳后”要避免久坐、久卧,尤其是老年人等高危群体。当久坐或者久卧之后,要起身,在室内多走动,或者进行散步、做防血栓操等活动。

这里介绍一下预防血栓操,其实这个动作进行起来尤为简单,大家没事的时候就可以做。

第一是手部的活动,可以进行握拳、松拳;手指屈伸;旋转腕部等动作。

第二是肩肘部的活动,肘部可以进行屈伸运动,肩部可以进行适当的旋转。

第三是下肢运动。可以进行膝部的屈伸以及踝部的踝泵运动(最大限度地屈伸、旋转踝关节)

特别注意:以上的活动均要在自己的耐受范围内,感到不适立即停止,以免造成关节的扭伤。

3.生活方式的调整。

这主要体现在饮食上。要注意膳食均衡,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同时要注意清淡饮食,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降低血液粘滞度。同时,可以每日进行深呼吸锻炼,注意保暖。

最后也在此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了身体上的异常不适,例如频繁或剧烈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或者下肢肿胀,休息之后不缓解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有老人的家庭更要多加注意了!

[1]李成成刘鑫吕俭霞缪莎唐建华贾改万敏李波王朝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年(11):-.

[2]周澧秦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凝血异常机制与中医血瘀证候[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01):89-96.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fbyy/178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