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估计术中失血量


来源:医院麻醉科

外科治疗是通过对人体进行合法、有序、无菌的伤害性手术,达到完全或部分解除患者因外科性疾病而引起的痛苦。因此,作为麻醉工作者,必须对每位手术患者的失血情况和体内血容量情况作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估,便于科学、合理的输血和输液即容量复苏,并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和手术的成功。否则,无论是失血量准确有否、还是输血输液过多、过少,都会给患者带来危害,甚至可危及生命。

01

估计血容量(BV)

其中红细胞占2/5,血浆占3/5。

02

估计失血量

所谓术中失血量,其实是指循环血容量的丢失,包括血液中无形成份即血浆和有形成份(主要是红细胞)的丢失。循环血容量丢失过多(30%)、过快,机体不能及时有效适应和体液补充,就可发生低容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加、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躁动不安甚至昏睡。

观察法评估失血量

术前访视病人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对患者的皮肤、口唇、巩膜、球结膜、眼结膜及粘膜色泽(相对于患者术前基础Hct和Hb的相应表现和体征)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对体内Hct和Hb动态变化作出最快的初步判断。

观察法评估失血量

(1)成人单一股骨骨折:内出血约~ml。

(2)成人一侧胫骨骨折:内出血约~ml。

(3)骨盆环骨折合并后腹膜血肿:内出血约~0ml。

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失血量约ml以上:

①皮肤苍白、口渴;

②颈外静脉塌陷;

③快速输入平衡液ml,血压仍不回升;

④一侧股骨开放性骨折或骨盆骨折。

监测生命体征估计失血量

对于急诊创伤性病人入手术室后的相对基础BP和HR非常重要,因为BP和HR可间接反映循环血容量的变化及失血量的多少,根据此时的BP和HR值,结合病人全身情况和创伤部位,可以对的失血情况作一粗略估计,为及时处理和救治不仅提供依据,还成为证据。

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

若快速计算患者休克指数(SI=HR/BPs),较单纯BP或HR更能反映患者的失血情况。(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正常值为0.54±0.02)。

Hb或Hct测定评估失血量

如果时间允许,应及时采血进行Hb或Hct测定,以了解患者的现时血液稀释或浓缩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若未能及时获得术前Hb或Hct,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能、健康、营养、职别等全身状况,对患者原有正常的Hct或Hb值作出评估,并结合实时测得的Hct或Hb,可对患者出血情况作出较正确、合理的估算。

应及时采血进行Hb或Hct测定实际失血量的估算:

失血量=(Hct术前-Hct测定值)×BV/Hct术前

失血量=⊿Hb×ml⊿HB=HB(失血前)-Hb(失血后)

称重法与面积法

浸血纱布中出血量的计算,通常采用称重法,即:

失血量(g)=揩净全部失血后的纱布重量-干纱布重量(g)1g=1ml

血液浸湿面积按10×10cm为10ml即:1cm2为1ml。

容量测定法

此法估计的失血量可能显著大于实际失血量,这是由于随着血液的不断稀释,出血过程中有形成分的丢失也相应减少。因此,通过此法估计的失血量,千万不能同样量的全血或RBC悬液输给病人,否则容易发生容量超载现象,重者可诱发肺水肿、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03

术中输血的目的

1、补充血容量以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2、改善贫血以增加携氧能力

3、提高血浆蛋白水平以增加胶体渗透压

4、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和改善凝血功能

04

适应症

1、术中失血致血容量低下者术中输血量取决于红细胞丢失的程度。

估计可容许失血量=(Hct术前-Hct容许值)×BV/Hct术前。2、纠正贫血或(和)低蛋白血症于术前即开始纠正效果更佳。单纯贫血者应输红细胞混悬液,合并低蛋白血症者宜用全血。单纯低蛋白血症者宜输血浆或白蛋白。3、凝血异常除输新鲜血外,更重要的是输有关凝血因子,如血小板、第Ⅷ因子等。4、严重感染或烧伤。5、替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计算最大允许失血量(MABL):MABL=EBV×(Hct-24)/Hct

如失血量<1/3MABL,补平衡液

失血量>1/3MABL,而<MABL用胶体补充,适当加用血液或平衡液

失血量>MABL,则必须输血。

输注平衡液与失血量之比为3∶1

胶体液与失血量之比为1∶1

手术室护理ID:ORNURSES

投稿邮箱:ORNURSES

VIP.QQ.COM

转自:手术室护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hlff/156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