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贫血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0.html

失血性贫血是由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丢失过多引起的贫血,包括急性失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多由外伤、创伤性内脏破裂、各器官疾病性出血(如结核、子宫出血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血斑病、脾脏机能亢进等引起。

急性出血时表现虚弱、不安、脉搏及呼吸加快、血压下降、步态不稳、四肢末端厥冷、肌肉震颤、后期嗜睡;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30%时,多数发生休克。

慢性出血多是胃肠道溃疡、糜烂;各器官的炎症性出血,出血性素质(如血友病)等反复长期出血;出血性肿瘤;某些寄生虫的严重感染也可造成出血性贫血,虽然出血原因、出血部位、出血方式、出血量及出血速度不同,但其共同症状为血容量减少,还可表现出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贫血及其他体征。

慢性出血时表现为心跳、呼吸加快、虚弱、无力、血压下降,步态不稳,严重者表现黏膜苍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yfzs/157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