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提到在气体运输阶段,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的意义。然而,就像卡车都很过硬,运输道路不通畅,仍然没法顺利运货,氧分压(PaO2)、血红蛋白(Hb)和氧饱和度(SaO2)都正常时,也有可能导致缺氧。这种情况多见于组织器官的耗氧量明显增加,或者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导致缺氧。
比如:当运动的时候耗氧自然增加,机体会有一定的缺氧,然而机体有能力对缺氧进行代偿,所以一般的运动并不会造成机体的伤害。
但是在一些特殊疾病状态下,组织器官的耗氧量增加常常超出机体代偿能力。比如:脓毒血症、心力衰竭、严重肺动脉高压、心肺引流术以及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危险性疾病都能导致代谢率明显增加从而增加耗氧量。
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常常也并发于以上疾病。血流灌注不足时,到达组织器官的血流量不能满足需要,从而导致缺血缺氧。这样的情况有一个专有名词:休克。
休克常由以下病因导致:
1.低血容量性休克:1)失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宫外孕及产后大出血所引起的出血等。是普外科、消化内科、妇产科常见的休克原因。2)体液丢失:中暑、腹泻、呕吐、烧伤导致体液丢失。
2.烧伤性休克:大面积烧伤伴有大量血浆丧失者常导致烧伤性休克。
3.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比如脓毒血症,败血症等。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在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休克中,细菌的内毒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亦称内毒素性休克(中毒性休克)。
4.心源性休克: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等常可导致心源性休克。
5.过敏性休克:给某些有过敏体质的人注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6.神经源性休克:剧烈疼痛、高位脊髓麻醉或损伤等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如前所述,这些危急情况发生的时候,如果没有影响到外呼吸和血红蛋白的质量与数量,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都是正常的。我们如何评价这时候的缺氧呢?
现代的血气分析仪会利用PO2、SO2和tHb得到一个计算参数:氧含量(ctO2),反映了血液中所有形式的氧的总和:
从这个公式我们也能看出两种不同类型的运输方式在总的氧含量里的影响。我们知道动脉血在组织器官交换氧气后变成静脉血,所以氧摄取率(OER),即CaO2(动脉血的ctO2)与CvO2(混合静脉血的ctO2)之差占CaO2的比例,
就能反映氧气在组织器官的消耗。
而CvO2虽说用血气分析仪就能测定,但是需要通过Swan-Ganz导管或者中心静脉插管等复杂手段采血才能得到准确的值。
我们知道机体消耗氧气是为了进行代谢产生能量,而缺氧的时候机体的无氧酵解就会大大增加。无氧酵解的程度就能反映缺氧的情况。而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乳酸就是其直接指标。所以现代的血气分析仪都会增加乳酸(Lac)这个参数,PaO2和SaO2都正常也有可能缺氧,这时可以用Lac判断缺氧情况,这就是第3个问题的答案。
专业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资料:《病理生理学》(第7版,金惠铭)
《动脉血气分析快速解读》(朴镇恩)
咦谁写类新郑女孩咋真有才新郑人宜兴市委书记沈建莅临江南集团视察指导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yfzs/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