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应急预案始于心防范演练始于行澎湃


                            

原创李宁波青医院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总体实施方案(修订版)》(鲁指办发〔〕53号)和《青岛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市防治〔〕号)的要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局医院及长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组织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应急演练。

年6月10日

下午14点25分,现场模拟演练了一位接种新冠疫苗的年轻男性在留观期间出现皮肤瘙痒、头晕、胸闷、憋气等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置全过程。

演练部门医院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专家组、医务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长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等科室部门组成,涉及6个部门及科室,近20名医护人员,历时1小时。参与演练的接种保障人员区院两级培训考核均合格。

现场

.06.10

参加观摩的人员有西海岸新区卫健局领导、医疗专班、医疗救治组专家、全区一级及以上设接种门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含民营)医务科负责人。

第一场景

June.10

长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在留观30分钟期间,突然出现过敏症状,巡查护士及现场保障医师迅速评估病情,第一时间启动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预案,并现场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应用肾上腺素等紧急抢救措施,病情再次评估由现场值守的救护车转青医院急诊科进一步救治。

第二场景

现场

患者转运医院急诊科,急诊医护人员立即开通急救绿色通道,诊治过程中患者突发心跳呼吸停止,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专家组组长陈洪瑜主任现场指挥,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MDT专家抢救,医务科参与协调,综合研判考虑属于疫苗接种后急性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心肺复苏、电除颤、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患者最终转危为安,转送重症医学科住院进行复苏后综合治疗。

抢救结束后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专家组成员集中讨论分析,初步认为:患者属于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及时,要求后续边救治、边调查核实临床资料,对患者损害程度进行分级,要求详细保存疫苗资料便于后期追溯。急诊科值班医师填写“新冠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住院患者/严重信息报告表”,并补充报送“严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个案报告”。医务科第一时间将病情报告上报区医疗救治专班。

演练结束后

区医卫健局领导、医疗专班、分管领导、专家团队分别就救治工作、防护措施、应急处置、院内院外一体化团队协作急救流程、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点评,医疗专班专家强调接种门诊快速评估救治,院内急诊科对接快速安全转运,对救治严重疑似异常反应、挽救危重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要求通过此次演练,对存在的问题罗列成清单,逐一进行确认、解决、总结、提升。

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局刘守田副局长对演练效果表示肯定,对各相关医疗机构人员的付出和贡献表示感谢,强调各医疗机构要落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数据报送质量,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在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的同时,做好疫苗接种医疗救治保障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最大程度保障接种新冠疫苗群众生命安全。

本次演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急诊绿色通道联动,院内救治、院外处置一体,演练流畅,抢救快速准确,多学科协作默契,呈现了新区“院内外一体化、生命第一、多学科协作、急救绿色通道”急救理念,全景展现了对发生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进行应急处置的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能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青医院始终秉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理念,“以练促训”带动医疗救治保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确保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及时、安全、高效,打造院外院内无缝衔接的生命急救快速通道。

作者:李宁波(应急办)

原标题:《?现场

应急预案始于心防范演练始于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ysjk/170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