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村民务农被排蜂围攻蜇伤导致上吐


本文转自: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9月16日消息(记者王康景李文韬)“快叫急救车,有人被野蜂蜇到满身是包,已经晕乎了!”9月15日,海口琼山区东昌农场县道靠近东昌农场八队路口附近的田地,一名59岁男性村民干活间歇被大量野蜂追咬,后被他人发现及时救助,拨打,医院救治。专家称,涉事野蜂应属于“大蜜蜂”(俗称排蜂),野外受攻击可采摘海芋、芋头茎取汁涂抹患处,被蜇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在桔子园务农间歇时被群峰围攻

  男子“上吐下泻”医院紧急救治

  记者9月16日联系上被蜂蜇伤村民的爱人李大姐,她告诉记者他们家就住在白石溪墟(今东昌居)东昌农场八队路口旁,9月15日当天上午,丈夫到距离家不远的一处田地干活,给自家种的桔子树除草施肥管理,将近中午累了就坐到一棵桔子树下方歇息,不料飞来一只比普通蜜蜂要大两三倍的野蜂直奔脸上,丈夫动手驱赶被咬伤。

  “当时以为也就那一下,不料发现又有好几只赶来咬我老公,接着我老公用手和衣服驱赶,却越来越多的野蜂追着他咬。”李大姐说,后来丈夫跑了比较远的距离,出现一身包,疼痛难耐,有村民看到联系了她并拨打了急救电话。

  李女士说,中午12点多,救护车赶到白石溪墟,她和丈夫一起上医院,丈夫在车上就已经出现发晕,并且上吐下泻得很厉害。医生给丈夫紧急打了针,医院后进一步治疗。

  图为从男子身上拔出来的“蜂刺”(网友供图)

  “我帮丈夫把身上的蜂刺一个个拔出来,真的好多,少说也得是被咬了几十次。”李女士说,医院打针输液等紧急治疗措施,丈夫上吐下泻的状况有所缓解,在医院病床休息入睡,虽然红肿起包的情况依然存在,但意识比较清醒。

  李大姐告诉记者,医生表示由于被蜂蜇得太多,血液内含有毒素多,恐影响心脏和肾脏,需要对血液进行透析,减少毒素。“透析的费用是元左右,还不包括打针输液的费用。”李大姐说,不过医生说血液透析后丈夫应该没有大碍。

  男子被“咬”位置距离蜂窝还有10米左右

  事发前该蜂窝的蜂已经蜇伤过别人

  “这一个月以来,我们这边已经有十多个村民被蜜蜂蜇到,昨天有一个村民被蜇得严重,都医院了。”9月16日,记者接到海口琼山区大坡镇东昌农场(今为东昌居)村民反映称。

  图为蜇伤人的大蜜蜂(网友供图)

  李大姐也介绍,她从丈夫那里得知那个野蜂窝并不在丈夫休息时所在的桔子树周边,而是在距离有约10米的一个小坡的菠罗蜜树下。她还听周边居民介绍,其实在丈夫被蜇的前几天,就有人骑摩托车从该蜂窝附近经过,就被蜇伤。

  “听他们说蜂窝比较大,以前也并不怎么见过这种野蜂,而且奇怪的是,这种野蜂你即便没去惹它或者惊扰它的窝,它也会攻击在附近的人。”李大姐说。

  图为事发地点被拉上了警戒线(网友供图)

  “这个事情一出,村民大多不敢出门务农了,大家在蜂窝附近拉起了警戒线,提醒人们不要随意靠近,避免再有人受伤。”当地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报了,消防人员将在9月16日夜间来到现场开展“摘巢”行动,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村民们也热议这种野蜂究竟属于什么品种,为什么毒性这么强,而且又有如此强的攻击性,以前也几乎没怎么见过这类野蜂。还有村民忧虑,如果野外再遇到这种蜂攻击人,该如何躲避和保护自己?

  专家:应属于“大蜜蜂”毒性较大

  野外遇到攻击可折芋头叶等揉汁抹身驱离

  记者联系上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海南省蜂业学会会长、中国热科院环植所高景林研究员,他通过对图片的辨认,认为这些对该村民发起攻击的蜂属于大蜜蜂,蜂巢是单片巢脾,呈排形悬筑在树干上,即俗称“排蜂”(ApisdorsataFab)。大蜜蜂属于未驯化的野生蜂蜜品种,一般不会在人居附近筑巢。

  “这种大蜜蜂能够反复蜇人且会追着人进行攻击,毒性比蜜蜂要大不少,被这种蜂咬伤而且如果被咬得多的话,尤其对于存在过敏体质的人,一定要及时送医采取救治措施。”高景林说,每年被这种蜂蜇伤的人数并不少,据他了解年海南区域就可能有上千起。

  高景林还介绍,这种大蜜蜂可能会被人们喷农药“惹怒”,从而“暴躁”地攻击人,被这种大蜜蜂(排蜂)大量蜇到,并导致死亡的案例确实存在,但致死的人员大多是存在一些基础疾病。他还表示,在野外如果不慎碰到这种“排蜂”,不要触碰它,如果导致被攻击,身边如有海芋、芋头茎、双面针叶子等,抓住揉出汁液抹患处,能有一定的防治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ysjk/172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