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记得那张注定被载入史册的照片,毛主席握紧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手。那时的毛主席,看上去明显苍老了不少,事实上,主席当时的身体情况,已经是不太乐观了。
还记得这样的一个历史小故事,在年的1月10日下午,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如期举行,毛主席突然告诉司机调转车头,临时决定参加陈帅的追悼会,由于当时他身着睡衣,北京的冬天又格外的寒冷,于是身边的工作人员赶忙给主席披上了一件外套。
据他的保健医生回忆,也正是这一次的临时决定,主席还是“着凉”了,他很难再像往常一样卧在床上,经常昏厥过去,这才有了人们后来了解到的,晚年毛主席经常是在沙发上休息,他不是不想在床上睡觉,而是平躺下去会变得非常难受。
可毛主席始终觉得,身体是有免疫功能的,没必要看医生,自己可以扛过去,很多人不理解毛主席的“倔”,可如果从他的革命史一路看来,这好像也就能明白过来了。
在尼克松访华前,主席再一次昏厥过去,周总理十分紧张,赶紧握住了他的手大声呼喊,可是主席当时也并没有什么反应。
主席的一生曾多次生病,依旧坚强
在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
他本人也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这些故事在他后来与斯诺的聊天过程中也有提及,可他都机智和幸运的躲过了每次危险,可人是吃五谷杂粮生长的,哪能不得病呢?
抛去一身的光环,毛主席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也会生病,而且还有好几次病的比较严重,可他都熬过来了,这也就从侧面可以看出,为何晚年时期的毛主席,并不愿意过多的接受医生的治疗。
这就要从革命年代讲起了,那个时候的中国民众,平均年龄还没有超过35岁,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按照现在的看法,35岁正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如果一直是这样的平均年龄,国家到底能够怎么建设呢?
关键原因,还是要看当时所处的时代,特别是我们国家在进行早期革命的时候,医疗能力相当的弱,全国也找不到几家医院,而且人们习惯了战争的侵扰,不太会注意自己的健康情况,那时不少人的人生目标也非常简单:活下去。
在国军几次围剿的过程中,红军战士要么上了山,要么进了草地,基本的食物要求都难以满足,又从哪里获得医疗品呢?在当时,有不少战士并没有死在枪炮之下,而是牺牲于疾病之中。毛主席的身体已经算非常好的了,可是,毛主席也患过严重的疾病。
比如在年的时候,毛主席代表着红四军前委来到了闽西地区,当时要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由于会议地点在山区,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繁忙,不仅要准备发言内容,还要在附近实地考察。
经过几天的折腾,他得了非常严重的疟疾,从7月下旬一直到11月下旬,中间这四个月,毛主席的身体经常是忽冷忽热,还经常上吐下泻。国民党可是抓到了机会,还造谣毛主席已经因为肺结核逝世了,结果共产国际也没核实这条消息的真假,甚至都发了英文版的讣告。
事实上呢,当时邓子恢历经千辛万苦,赶紧派人前往上海买回来了一种名叫“奎宁”的药,并且在当地中医的配合下,毛主席的病情才慢慢恢复了过来。
可这件事没过多久,到了年,毛主席再次染上了疟疾,高烧不退,一度烧到了40度,这次好在傅连璋在一旁,经过了5天的治疗,主席才能勉强下床活动,所以在红军刚刚开始行军的时候,毛主席的身体情况并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后来,毛主席也比较注重自己的身体情况,可他的注重身体可能跟我们理解的并不一样,他多是以锻炼的方式来增强体魄,毛主席曾多次冬泳,他非常热爱这项运动,到后来渐渐觉得,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就算有医生,也只能是缓解。
结果,在美国总统到来的9天之前,毛主席这边却出现了一次有惊无险的意外。
身体已经相当不好,仍然关心着美国总统访华
在从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回来以后的几天,毛主席的身体每况愈下,经过检查,他已经有了明显的并发“右心功能衰竭”,保健医生汇报给他以后,他本人任然不以为意。
这可急坏了周总理,周总理为了能够说服毛主席,专门到了毛主席常呆的游泳池旁,希望毛主席能够建立一个专职医疗小组,来确保他自己的健康。
在周总理这么软磨硬泡下,毛主席还是同意了下来,除了赫赫有名的保健医师李志绥外,还有专科医师胡旭东。还好周总理的劝说取得了效果,不然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年的2月12日凌晨,毛主席由于肺心病的加重以及严重缺氧,突然休克了过去,并且心脏也渐渐停止了跳动,当时幸亏有胡旭东医生在旁边,他马上拉着吴洁和护士吴旭君紧急抢救,费了好一阵功夫,才把主席给拉了回来。
周总理听闻了这件事后,顾不得自己的身体情况,赶忙赶往毛主席的住所,可是他自己的腿也老是迈不开了,光是下车这个简单的动作,周总理表现的都非常的困难。
周总理来的同时,叶帅也闻讯赶到了,周总理十分担心毛主席的身体,连忙用手握住了毛主席的手,大声的呼喊着他的名字。可大概是毛主席的脸色已经呈现出青紫色,呼吸也渐渐变得微弱起来,胸口心跳的起伏,在他的身上已经相当不明显了。
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吴洁等主治医生向周总理汇报了毛主席的具体情况。得知消息后的周总理随即赶往了怀仁堂,向全体政治局委员通报了病情,在场的同志都十分担心,周总理说:“我代表中央,表示同意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且,要求组织全力抢救。”
好在,经过医生的抢救,毛主席终于醒了过来。在他睁开了眼睛之后,用手去扯氧气面罩,看着身旁忙碌的医生,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问道:“你们在干什么呢?”
看到主席醒了,身边的人都非常的高兴,连忙将事情的全部经过说给他听,得知自己的情况后,他说:“我刚刚好像是睡了一觉,差点去见阎罗王咯!”
得知了毛主席苏醒后,周总理再次来到了这里,十分欣慰的拉着医疗小组拍一张合照,随后,这个医疗小组接到了一件十分严峻的任务:毛主席要在2月21日于北京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大家务必让主席的身体恢复到能够会见的程度。
医院和医生都比较抗拒,在醒来后经过了三天的输液治疗,毛主席就不愿意了,他不希望自己的身体总是这么一副病泱泱的样子,他觉得自己能够让身体战胜病魔。自己能够醒过来,就代表着这个病是可以恢复的。
可是,毛主席对于会见美国总统这件事看的也比较重,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拖慢了整件事情的进度。
如果美国和中国能够产生交流,这就代表着社会主义国家是可以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良性的交流,在面临苏联的巨大压力后,这次会面的意义将十分重大,毛主席在基辛格之后就多次和周总理关于中美关系这件事展开交流,这对于中国未来的走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为此,毛主席专门问医生:“尼克松这个月21号要来,我能在这个日子之前好么?”
医生们听到了毛主席这样问,连忙说:“只要坚持下来,会见尼克松是没有问题的!”这下,毛主席才算在心中有了底,还在当天晚上专门请了这几个医生吃完饭,不仅有火锅,还有主席平时非常喜欢吃的武昌鱼,算是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其实,这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在医生的精心照料和毛主席的配合下,到了2月的中旬,毛主席的下肢水肿已经渐渐消退,出现了好的迹象,这也更加给了毛主席治疗好疾病的信心;到了2月17日左右,毛主席能渐渐躺在床上睡觉了。
在尼克松抵达中国的前几个小时,毛主席清晨便起了床,能够在地面上小范围行走。
在会见尼克松前,除了政府的工作人员忙个不停,主席身边的医务人员同样十分繁忙。他们保持着随时待命的状态,各种急救设备和药品都通通备好,一旦出现了不测,他们能够保证第一时间出现,保障主席的安全。
还好,在先前的这十几天中,毛主席都非常听医生的话,这次历史级别的会见,是建国以来中国和美国的第一次充满欢声笑语的接触,打破了长达23年的僵局。
这次会面后,也正式说明了中国是能够和西方国家建立平等的关系,这次会面不仅仅改变了中国,同样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秩序。
此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次会面,如果不是毛主席,后来的改革开放就没有那么好的外部环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zlff/1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