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急性心梗幸存者中,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出院后1年内,死亡和(或)再住院风险均较高。但是,风险升高主要集中在出院后60天内,此后,是否发生过心源性休克,则对上诉风险影响不大。利用ACTION-GWTG研究的资料,研究者确定了年至年间,年龄≥65岁的急性心梗幸存者例。整体上,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5%。与未发生心源性休克患者相比,心源性休克患者更年轻,既往心梗、PCI或CABG史更少,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者更多,接受诊断性导管介入和血运重建者更多。研究发现,与非心源性休克患者相比,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更高,出院后60天为9.6%vs.5.5%,1年为22.4%vs16.7%。此外,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全因住院或死亡组成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也更高,60天为33.9%vs.24.9%,1年为59.1%vs.52.3%。校正后发现,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死亡,以及死亡/全因住院风险,仅在出院后60天内较高。在全因住院事件中,心衰相关住院仅占23%。将复合终点中的全因住院改为心衰相关住院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升高,主要在出院后60天内,在1年随访期间,心源性休克较非休克患者的风险仅有轻微升高。依赖于时间的风险改变,在STEMI和NSTEMI患者均成立。心源性休克治疗,仍有待提高随刊述评指出,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提供针对死亡原因或治疗差异的信息。另有评论称,针对急性心梗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治疗,虽然近年来有很大进步,但是仍需注意,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院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虽然,影响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的很多因素,如年长、共存疾病等,都不可控,但是我们仍可通过改善可控因素,去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结局。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比较好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zlff/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