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脱发的原因艾蓬轩大夫


“人有三千烦恼丝,而我只有一千五”。

“谁说我不爱运动,我的头发无时无刻不在做自由落体运动”。

“因为珍惜,我的每根头发都有名字”

......

这些看似调侃和自嘲的话语,实际上都是在哭诉一个事实,那就是脱发问题。

生理性脱发是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的事,是新陈代谢的正常现象。正常脱落的头发是处于退化期和休止期的毛发。

进入退化期与新进入生长期的毛发处于动态平衡中,能维持正常头发数量。普通人每天大约会掉落20根~根头发,卷发的人会掉落更多。早春和秋末时节,女性受激素分泌影响,生理状况不易保持平衡,有时一天会掉百余根头发,这也是正常现象,我们不用过于担心。但如果头发异常或过度脱落,并常伴有头发油腻或干枯发蓬、缺乏光泽,又或者头皮和头发上有固着难脱的淡黄色鳞屑或容易飞扬的灰白色鳞屑,那就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因为这很有可能属于病理性的脱发问题。

病理性脱发可分为脂溢性脱发、病因型脱发、化学性脱发、物理性脱发、营养性脱发、肥胖性脱发、神经性脱发、遗传性脱发等。脂溢性脱发是在皮脂溢出过多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脱发,常伴有头屑增多、头皮油腻痛痒、头发光亮稀疏或干燥无光泽,是最常见的一种脱发问题;病因型脱发主要由于病毒、细菌、高热等使毛母细胞损伤,抑制了毛母细胞的正常分裂,使毛囊处于休克状态而导致脱发;营养性脱发是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而造成的脱发;肥胖性脱发是因大量饱和脂肪酸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废物,堵塞毛囊而导致的脱发,等等。今天,我们主要和大家分享关于脂溢性脱发的那些事。

脂溢性脱发就是生活中常说的“雄性秃”或“雄激素源性脱发”。但脂溢性脱发并非特指男性脱发,女性患者也有很多。男性脱发自头顶开始,蔓延及额部;女性多表现为头发稀少、干枯,脱发多发生在头顶部,一般不会成片脱落,很少形成秃顶。脂溢性脱发主要的发病机制是雄激素与额顶部毛囊上的受体结合使毛囊损伤,头发过早地进入休止期。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生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真菌感染和炎症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在结合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脂溢性脱发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湿热蕴蒸证:《黄帝内经》曰:“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甘,指肥甘厚腻的食物,多食易生湿。湿化为热,湿热蒸腾,侵蚀发根,头发脱落。这类患者多是头顶毛发稀少、油湿,头皮油、红、痒,有些患者头皮上还会长一些小丘疹。

血热风燥证:这个证型的患者多见于容易情绪激动、大怒,易上火的人。因火热内生,生风化燥,发不牢固,从而脱落。这类脱发的区域主要在头顶中央,还常伴手汗多、舌红、舌苔薄。

肝经郁热证:这类患者多青壮年或中年女性,发病前一般有工作、生活压力大,口干、口苦、多梦、失眠等,或有明确的抑郁症病史。因为长期抑郁导致肝失疏泄,气郁不畅,导致肝经气火上逆,发根失养而脱发。

气血不足证:发为血之余,气血不足则发无以生。这类患者还会伴有患者还伴有精神倦怠、乏力、面黄、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肾虚精亏证:肾其华在发,肾精不足,头发失去生长之源,变成“无根之水”。这类患者多为年纪较长之人,或久病体虚,常伴头晕目眩、失眠、耳鸣、腰膝酸软等肾虚的症状。

对于不同的证型对应不同的治疗原则,湿热蕴蒸则需燥湿健脾、凉血清热、生发护发;血热风燥则凉血祛风,养阴护发;肝经郁热最主要的是疏肝解郁、清热生发;气血不足益气养血,固发生发;肾虚精亏则应滋补肝肾、填精生发。中药治疗脱发的主要机制在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炎、抑菌、调节免疫功能和雌激素样作用,有些中药成分还具有保护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发挥促进毛发生长,对症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zlyy/163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