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升高就诊断为心梗太草率了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pf.39.net/xwdt/220513/10821046.html
                            

原创麦憬霆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只要肌钙蛋白升高就喊会诊,鬼知道心内科医生都经历了些什么……

肌钙蛋白作为心肌梗死诊断中敏感性非常好、特异性也不错的标记物,在临床普遍使用后,一方面使得心肌梗死诊断的效力明显提高,但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很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时代”未存在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肌钙蛋白在很多非心肌梗死患者中都有明显升高,尤其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及肾内科的病人,这大大增加了心内科医生的会诊量。

心肌梗死的诊断,有时非常简单快速,有时则非常困难。

例如:

有典型心电图ST段抬高并动态变化的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绝大部分情况无需等待心肌生化标记物,可直接诊断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

然而,临床上还有大量这样的患者:心电图不典型、但肌钙蛋白有升高,并且合并有肾衰、严重感染、心衰等等情况。

如何鉴别患者是否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也是心内科、肾内科、ICU医生经常头痛的问题。

本文就来聊一聊,肌钙蛋白“一言不合”就升高的那些事儿,和鉴别诊断中我的一些个人感悟。[要说明的是,本文讨论的心肌梗死指经典的自发性心肌梗死,即全球心肌梗死通用定义中的1型心肌梗死(继发于斑块破裂)。]

正文总结版

■1、肌钙蛋白特异性比较差。

■2、所有存在肌钙蛋白非特异升高情况的患者,均需特别注意心肌缺血证据的收集,并结合CK-MB综合判断。

■3、如鉴别困难,可结合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评估及血栓风险的评估,同时衡量出血风险,给予抗血小板和(或)低分子肝素治疗。

正文详细版

1

这些情况,肌钙蛋白的特异性没那么好

肌钙蛋白,无论在《第三版全球心肌梗死通用定义》还是《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管理指南》[1]中,均是优选的心肌梗死诊断标记物。

我国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还“毫不客气”地提到: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心肌损伤标记物。

然而,“最敏感”、“首选”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最特异”则未必。虽然,肌钙蛋白的特异性在整个人群中都比较好,但在一些情况下,肌钙蛋白的特异性并不佳。

在《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临床实践中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原因专家共识》[2]中提到一系列除心肌梗死外,可引起肌钙蛋白升高的疾病,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心力衰竭、肺栓塞、化疗相关的心脏毒性、高血压急症、休克、应激性心肌病、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中风、蛛网膜下腔出血、横纹肌溶解等等。

在这一系列的疾病中,临床常见、鉴别困难、会诊也最多的主要是肾衰、严重感染、心衰。请大家看以下一组数据:

肾衰:年一项Meta分析[3]发现,有高达12%~66%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有肌钙蛋白T(cTnT)升高,而有0.4%~38%的患者肌钙蛋白I(cTnI)升高。也就是说,在ESRD中,可能有高达一半的患者肌钙蛋白升高,显然他们绝大部分不是心肌梗死;

严重感染:综合分析从年到年发表的相关研究[2],有高达62%(43%~85%)的重症感染患者,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但有cTnI、cTnT的升高。再者,肌钙蛋白的升高与既往是否有缺血性心脏病无关;

心衰:有研究发现[4],在心衰患者中,有6.2%的患者有cTnI高于1.0μg/l(已排除了肾功能异常的病人)。而如以cTnI大于0.4μg/l、cTnT大于0.01μg/l为标准,则高达75%的心衰患者有肌钙蛋白的异常。肌钙蛋白的升高与是否缺血性心肌病无关。因此,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同样可导致肌钙蛋白升高。

综上所述,在终末期肾衰、严重感染、心衰患者中,肌钙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比较差,这也是上文提到的使肾内科、ICU、心内科医生头痛的根源。相反,上述研究发现[2-4],肌钙蛋白可以作为终末期肾衰、严重感染、心衰的风险分层指标,有肌钙蛋白升高的患者预后更差。所以,在这些患者中,肌钙蛋白与其作为心肌梗死诊断指标,不如说是风险预后评估的指标。

2

如何鉴别是否为心肌梗死?

回到实际问题,合并肾衰、严重感染、心衰的患者,发现肌钙蛋白增高,我们应如何鉴别诊断呢?下面谈谈一些我个人的体会。

1、目前心肌梗死诊断的“1+1”模式可能欠妥

要诊断心肌梗死,首先要搞清楚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目前最常用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来自于ESC、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共同制定的《全球心肌梗死通用定义》,又叫“1+1”模式。第一个“1”,是指心肌生化标记物增高,高于参考上限99%;辅助以第二个“1”,是指1项心肌缺血证据,包括症状、心电图、影像学之一,具体如下:

症状:心肌缺血症状。

心电图:新的ST段改变、新发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新的病理性Q波之一。

影像学:心脏超声心动图(UCG)、核素、核磁共振成像(MRI)、血管CT造影(CTA)等证实新的活力心肌丧失或新的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

在常规情况下,“1+1”模式诊断心肌梗死没有问题。然而,在肾衰、严重感染、心衰的患者中,肌钙蛋白非特异升高(超过99%的上限)的比例很大,仍以其作为诊断的主体之一,就存在不妥。

2、可能合理的诊断方法

对于肾衰、严重感染、心衰的患者,合并肌钙蛋白非特异升高的比例很大,有两种可能合理的诊断模式。以下的内容个人观点比较多,请大家甄别看待:

(1)沿用经典的心肌梗死诊断模式

心肌梗死的诊断,在“1+1”模式之前,使用的是经典的“3选2”模式:①缺血性胸痛症状;②典型的心电图动态演变;③心肌酶学的升高动态演变。

3个条件,满足2条可诊断心肌梗死。

因此,合并肾衰、严重感染、心衰的患者,应仔细询问是否有缺血性胸闷胸痛的症状,及动态复查心电图。如同时有症状和心电图改变两项,无论酶学怎样,都可诊断心肌梗死。当然,影像学发现新的活力心肌丧失或新的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对诊断也是有帮助的。

(2)如何提高心肌酶学诊断的特异性

如果患者只有症状、心电图或影像学中的1项,则需要“更可靠”的心肌酶学标准,单纯以“心肌生化标记物高于参考上限99%”显然是不够的。

对于肾衰的病人,如何提高心肌酶学的特异性,目前有以下两条线索:

1、年美国临床生化学会(NACB)的医学实践指南建议[5],在肾衰患者中,拟通过肌钙蛋白诊断心肌梗死时,必须结合症状或心电图的改变。同时,肌钙蛋白表现为6~9h内动态变化20%以上;

2、有研究发现[6],在ESRD中cTnT、cTnI升高的比例为42%和15%,但CK-MB升高比例仅为4%。因此,在肾衰患者中,心肌酶学的特异性是,CK-MBcTnIcTnT。CK-MB这个“老指标”,在肾衰这个特定人群中扳回一城。

因此,个人认为,在肾衰患者中酶学诊断标准需要参考三点:

①应该检测cTnI而非cTnT,两者敏感性相同,但cTnI特异性更佳;

②肌钙蛋白在6~9h内动态变化20%以上;

③或者使用CK-MB而非肌钙蛋白作为酶学标准。

举几个常见的例子,终末期肾衰患者,cTnT明显增高,cTnI正常,显而易见,cTnT为非特异增高,不诊断心肌梗死。

又例如,终末期肾衰患者,cTnI升高,6~9h复查cTnI变化小于20%,CK-MB正常,心肌梗死可能性极低。

再如,终末期肾衰患者,肌钙蛋白和CK-MB同时升高,需高度怀疑心肌梗死。

而对于重症感染及心衰的患者,相关的研究就比较缺乏。再者,CK-MB在重症感染及心衰患者中有同样非特异升高的现象,难以作为鉴别指标[7]。因此,重症感染及心衰的患者,需更加重视心肌缺血证据的收集(症状、心电图、影像学),有两条心肌缺血证据,也高度怀疑心肌梗死。

3、冠心病危险因素

有时鉴别诊断是非常困难的,举个ICU中常见的例子,老年男性,严重肺部感染,肌钙蛋白明显增高,但无心电图、影像学的证据,气管插管无法询问胸痛病史,能否排除心肌梗死?如无法确定,应该如何处方?

这时候,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就对用药有指导作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等。如患者危险因素较多,怀疑有冠心病,应当给予抗血小板药;如存在高血栓风险[8](长期卧床、外科术后、房颤等),应加用低分子肝素,同时评估出血风险。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则接近心肌梗死的保守治疗方案。

3

心肌梗死诊疗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终末期肾衰、严重感染、心力衰竭等存在肌钙蛋白非特异升高的患者,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诊断及治疗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肌钙蛋白特异性比较差。约一半的终末期肾衰、严重感染患者及6.2%的心衰患者,肌钙蛋白升高;

2、所有存在肌钙蛋白非特异升高情况的患者,均需特别注意心肌缺血证据的收集(症状、心电图、影像学)。如同时有症状和心电图改变,无论心肌酶学如何,都可诊断心肌梗死;

3、肾衰患者的酶学应注意:

(1)特异性CK-MBcTnIcTnT;

(2)肌钙蛋白在6~9h内动态变化20%以上;

4、如鉴别困难,可结合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评估及血栓风险的评估,同时衡量出血风险,给予抗血小板和(或)低分子肝素治疗。

参考文献:

[1]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cutecoronarysyndromesinpatientspresentingwithoutpersistentST-segmentelevation.EuropeanHeartJournal,doi:10.

[2]ACCFExpertConsensusDocumentonPracticalClinicalConsiderationsintheInterpretationofTroponinElevations.JACCVol.60,No.23,

[3]PrognosticvalueoftroponinTandIamongasymptomaticpatientswithend-stagerenaldisease:ameta-analysis.Circulation;:-96

[4]Cardiactroponinand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drwhh.com/zlyy/16661.html


当前时间: